MENU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会议

​为了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当前面临的论文答辩、调剂、复试、就业等疑难问题进行解惑,为18级学生毕业后续工作保驾护航。3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本真楼B510召开就业指导工作会议。院党委书记刘殿祥、院长张莉、院党委副书记付建兵、副院长刘志财、杜海燕、李奇洁、18级班主任刘晋萍、教师曲韵畅、辅导员高凯婕、公务员录取的17级张潍麒学长、王玉昭及18级全体学生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付建兵主持。因疫情原因,部分学生未能返校,对此,我院会议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

                           

刘殿祥书记谈到,18级学生现阶段正面临论文答辩、调剂、复试、就业等问题,但归结为一点就是生存问题。不管当前面临的什么问题,要清楚生存、发展、享受三者的关系,不能混淆三者关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同时,他也告诫学生,在其位,就要谋其职。统筹兼顾,做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中国青年。

张莉院长强调,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同学们要特别关注自身的成长。张院长指出,学习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同时,张院长也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建议,她讲到,对个人来说,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对学院而言,是学生的保障者,后援会;对就业而言,要多项选择,多项择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同学们要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助力个人成长。

对调剂问题,杜海燕院长向同学们做出了详细的解答。杜海燕院长强调,必须对调剂信息非常了解,比如专业、导师的相关信息。同时也要根据分数选择院校。最后,她还提到了一个“冲高保底”的方法,教导同学们要学会不抛弃,不放弃,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可能发生的调剂问题。

曲韵畅老师从理论的角度向同学们讲述了复试的相关问题。曲老师指出,同学们在了解一本专业书籍,阅读一篇目标院校的优秀文章,制定严密的学习计划时,要做到一个问题一以贯之。同时,同学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也要有所了解,关注时事热点,尽可能地做到万无一失。

受疫情影响,两位同学采取线上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心得。公务员录取的17级张潍麒学长讲到,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学毕业,除了考研,还有多种选择,公务员也是一种方向,要拓宽思维,寻找出路。王玉昭同学从个人经历出发,向同学们讲述了西部计划。他讲到,到西部奋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同学们珍惜青春,不负韶华

高凯婕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高老师讲到,同学们可以写一封自荐信,加深导师对个人的印象。同学之间,也要互相交流,互帮互助。同时,提前准备一份适合自己的英文介绍。最后,高老师鼓励同学们,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应变的能力,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复试。

会议最后,付建兵书记强调,同学们必须要端正态度,对自己负责。同时,要明白考研形势的严峻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校的最后三个月继续努力,做最后的冲刺。最后,付书记希望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道德高尚的人,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