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团天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阳高县谢庄村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暨“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为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引领作用,推动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前往大同市阳高县罗文皂镇谢庄村,同步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 精准帮扶践初心”主题党日活动与“走读平城大地,感悟思想伟力”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实践劳动与精准帮扶有机结合,推动理论扶贫与物质扶贫协同并进,实现党建实践与思政教学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活动伊始,学院党委与谢庄村村委会围绕乡村振兴实际需求开展座谈交流。双方聚焦苹果产业发展现状、村民生活保障及乡村治理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学校驻村工作队介绍了谢庄村苹果种植产业已初具规模的情况,但在市场对接、品牌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学院党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依托高校人才资源,积极谋划拓展销售渠道,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同时,学院党委向谢庄村捐赠了一批生活物资,切实解决部分村民的实际困难,让党组织的关怀落到实处。

       在村民的引导下,师生党员走进苹果种植园,开展了一堂生动的“田间思政课”。思政课教师以当地苹果产业为鲜活教材,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宣讲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等重要论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学生在聆听宣讲的同时,观察农业科技应用,思考农产品市场规律,深化对“知农、爱农、兴农”理念的理解。课后,师生积极参与苹果采摘劳动,体验农业艰辛,交流种植经验,在劳动中感悟“劳动创造价值”的真谛,进一步增强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认同。

       此次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与党建引领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通过将理论宣讲融入田间地头,将学科优势转化为帮扶实效,实现了理论宣讲与物质帮扶相结合、党建实践与思政教学相统一,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锤炼了师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与为民情怀。

分享按钮